说句实在话!中国斯诺克能称得上大师级别的,也只有丁俊晖了吧
2025-09-23
他从街头球桌打起,却改写了整个中国斯诺克的历史!
15岁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,18岁战胜“台球皇帝”亨德利一夜成名。
他就是丁俊晖,用一根球杆挑起了中国斯诺克的黄金时代。
2005年4月,北京海淀体育馆座无虚席。
一位18岁的中国少年手握球杆,面对的是被称为“台球皇帝”的斯蒂芬·亨德利。
当最后一颗黑球落袋,全场沸腾了——丁俊晖成为中国首位斯诺克排名赛冠军。
这场比赛通过央视直播传到千家万户。
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期的NBA季后赛。
街边的台球厅里,年轻人挤在一起观看比赛,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。
丁俊晖198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。
父亲经营着一家小卖部,门口摆着一张自制的台球桌。
8岁那年,他趁父亲休息时替打了几杆,竟意外战胜了当地高手。
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天赋。
他顶着压力将小卖部改成球房,让丁俊晖半天学习半天练球。
这个决定让亲戚邻居都十分不解。
11岁时,丁俊晖彻底放弃学业。
全家迁往广东东莞,住着几平米的房子,每天吃着盒饭。
年幼的丁俊晖对父母立下誓言:“我一定会用球杆打回来一套房子!”
在东莞,他遇到了恩师伍文忠。
这位“中国斯诺克之父”纠正了他的站位、握杆和发力。
每天超过八小时的训练让他的球技飞速进步。
2002年,15岁的丁俊晖连夺亚锦赛和世青赛冠军。
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。
英国媒体开始称他为“中国神童”、“东方之星”。
2003年,他两次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·威廉姆斯。
16岁的丁俊晖正式转入职业斯诺克。
然而职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
2004年大师赛,他在5-2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。
2003-04赛季甚至没能进入世锦赛正赛。
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。
直到2005年中国公开赛夺冠。
丁俊晖才真正证明了自己。
同年12月,他又夺得英锦赛冠军,成为首位非英伦三岛夺冠的球员。
全国由此掀起“台球热”。
台球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家长们开始愿意送孩子去学习这项“绅士运动”。
2006年,丁俊晖在北爱尔兰杯击败奥沙利文。
成为史上第二位在20岁前获得3个排名赛冠军的选手。
他还为亚运会中国队拿下三枚金牌。
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。
丁俊晖打出职业生涯首杆147满分。
央视特意为他的比赛安排了直播。
2011年,他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。
2014年登顶世界第一,成为亚洲第一人。
2016年杀入世锦赛决赛,最终14-18惜败塞尔比。
丁俊晖职业生涯共获得15个排名赛冠军。
包括3次英锦赛和1次大师赛冠军。
打出过6杆官方认可的147满分杆。
他入选了斯诺克名人堂。
2024年成为首批世界台球名人堂成员。
世界斯诺克协会称他为“改变斯诺克历史的十大球员”之一。
奥沙利文评价他是“天才型选手”。
希金斯认为“他让斯诺克变得更全球化”。
2006年他获得BBC年度海外体育人物奖。
丁俊晖几乎凭一己之力推动斯诺克在中国的发展。
世界斯诺克将大量排名赛移至中国。
上海大师赛、中国公开赛等赛事相继落地。
他自费创办斯诺克学院。
十余年来默默为新生代球员铺路。
赵心童、颜丙涛、周跃龙等人都受过他的影响。
2024年,37岁的丁俊晖在南京国锦赛夺冠。
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冠军荒。
证明了自己“中国一哥”的实力和韧性。
如今中国斯诺克已非“一人独舞”。
“00后”雷佩凡、吴宜泽接连斩获排名赛冠军。
女将白雨露甚至击败男选手创造历史。
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夺冠。
成为中国首位世界冠军。
赛后丁俊晖在直播中表示:“我看到了中国斯诺克的未来。”
有人问丁俊晖和赵心童谁更厉害。
他展现出极大的格局:“在赛场上各有输赢,主要看临场发挥。”
作为前辈,他真心为赵心童的成功感到高兴。
据《体育商业周刊》数据。
只要丁俊晖参赛的赛事,中国区收视率平均提升40%。
他的影响力推动斯诺克亚洲市场价值飙升至3.2亿英镑。
全国现有32位职业斯诺克选手。
比两年前增长了33%。
武汉、西安等二线城市新增3项职业排名赛。
青少年培训机构新增注册量同比增长217%。
海信、蒙牛等品牌加大在斯诺克领域的投入。
中国制造的星牌球桌成为世锦赛指定用桌。
丁俊晖用二十余载职业生涯。
丈量出一条荆棘与荣光交织的拓荒之路。
将台球从“不务正业”的活动变成了“绅士运动”。
他让一项运动在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。
让无数个“不可能”变成“试一试”。
正如他所说:“我们走过的每一步,都是中国台球的骄傲。”